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起步早、历史久、产能占比高、带动效应强……闻喜县玻璃器皿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和该县的主导产业,如何通过改造和转型,提升核心技术和竞争能力,焕发新活力,朝着“50亿级高档玻璃器皿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呢?
近日,记者前往闻喜县玻璃器皿产业代表企业——宏伟玻璃器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伟玻璃”)采访了解。
耐温生产线投产
生产车间宽敞明亮、工序分区合理、工人专注熟练、生产井然有序……走进宏伟玻璃耐温玻璃分厂,记者看到一派紧张忙碌的生产景象。
据了解,宏伟玻璃创建于1993年,现有资产1.5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利税3000余万元,安排就业人员千余人。公司现拥有花瓶、饮具、风灯、蜡台4大系列3000余种主打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宏伟玻璃先后荣获“全国中型乡镇企业”“山西省民营企业诚信纳税先进单位”“出口创汇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为闻喜县玻璃器皿产业的龙头企业,宏伟玻璃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推进项目建设、进行生产线改造、丰富产品品类、优化生产工序,适应更加广阔、多变的市场需求,争创“省级第二批玻璃器皿特色专业镇”,打造“玻璃产品新名片”。
耐温玻璃器皿生产线项目就是宏伟玻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
“耐温玻璃器皿生产线项目包括两个子项目,一是年产800万只耐温玻璃器皿生产线改扩建项目,二是旧厂房改扩建项目。”宏伟玻璃耐温玻璃分厂厂长柴建德说。
据悉,年产800万只耐温玻璃器皿生产线改扩建项目于2020年9月启动。一期工程投资3000余万元,规划用地面积20769平方米,在原有年产500万只耐温玻璃器皿生产线基础上增加300万只耐温玻璃器皿生产线,目前该项目已经投产。
“一期项目投产后,我们公司耐温玻璃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现在耐温玻璃分厂单日玻璃器皿产量约2万只到3万只。”柴建德说。
二期工程投资3000余万元,改造灯具装配车间、仓库,拟于2023年年底实现投产运营;三期工程投资6000余万元,改造办公楼、公寓楼、深加工车间、仓库,拟于2025年年底竣工投产。
“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基础土方的开挖工作,三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会陆续进行建设。”柴建德告诉记者,“项目全部完工投产后,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达4亿元,年利税达6千万元,新增就业600余人,将为闻喜县玻璃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走出“同质化”
刚走进宏伟玻璃厂区,记者就看到一辆辆叉车正在将一个个大木箱搬运至大型运输车上,包装箱上除了高脚杯的图案外,其余全是英文和数字。
“这些都是出口产品,我是从青岛过来的,负责这趟产品的运输工作。厂家的卸货计划是明天下午,我得在明天下午6点前将这批货运送至青岛。”运输司机解释道。
带着对产品生产流程和销路的好奇,记者走进了宏伟玻璃耐温玻璃分厂。
预热丝管40秒左右,火焰温度升至1500摄氏度到1600摄氏度,将提前分段的玻璃管进行烘烤、开模,将玻璃管放入模具中,一位女工一鼓作气进行吹制,几秒钟的时间,一个双层杯的外杯轮廓出现。
紧接着,拉帽、合口、堵孔……一个个双层杯制作完成,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货架上。
“吹制工序的火焰温度高,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现在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吹制300个到400个。”柴建德说,“耐温玻璃分厂现在主要生产双层杯,都是给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家居供货的,春节后我们就开始生产了。包装完成后,这批产品将通过货车运送至港口出关,通过宜家家居各大卖场到达国外消费者手中。”
据了解,与普通的钠钙玻璃不同,这些双层杯的原材料是高硼硅玻璃,原材料从江苏、山东等地购置。高硼硅材料的使用,能够让宏伟玻璃的产品拥有无毒副作用、耐高温、抗裂性能强等特性。
“高硼硅玻璃能够适应180摄氏度的高温,让我们的产品不易炸裂,品质更好、更高端。”柴建德说。
宏伟玻璃与宜家家居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为其供应不同尺寸的双层杯约200万只,同时还供应其他产品。
除了透明双层杯,沙漏、彩色玻璃咖啡杯、大容量单层玻璃杯等产品也在赶制中。柴建德介绍,沙漏体积小、制作工艺简单,每个工人单日可以生产500只左右;彩色玻璃杯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可以使用购置彩色玻璃管和喷色等多种方式实现着色。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柴建德说,这种经营思路是发展式的、以市场为导向的。
生产跟着市场需求走,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玻璃器皿企业必须警惕,如果过分依赖市场、依赖国外定制产品,采用贴牌生产模式,就难免会陷入产品同质化、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
宏伟玻璃深知,只有创立品牌,在原材料购置、技术手段、产品研发等方面不断发力,才能实现产品多元化、提升产品品质、走出同质化竞争、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的话语权,逐步变“买方市场”为“卖方市场”。
适度“标准化”
宏伟玻璃供应的,基本上都是订单化、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如何通过“标准化程序”生产“个性化产品”,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产企业,宏伟玻璃有独到的思路和方法。
在耐温玻璃分厂的生产车间,宏伟玻璃将拉丝、吹制、拉帽、合口、堵孔、粘把等工序进行区域划分,使工序分工清晰、衔接紧密;为各个工序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明确了作业规范,开工、完工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每个工序使用的器具;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合理分配工人所处工段,提升工人的制作技艺与水平。
这种标准化程序能够提升工人的熟练度,使生产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
在拉帽工段,女工们通过快速旋转的天然气加热炉,将玻璃杯的温度加热至1000摄氏度以上,10秒钟后轻轻一拉,封闭的杯体就变成弧形的杯口了,废料丢至废料桶以待回收。
“我在拉帽工序工作好几年了,只要专心做好这道工序就可以,现在我的技术越来越熟练,每天能处理400只玻璃杯。”一位女工边干活边告诉记者。
工序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怎么确保产品规格的统一性呢?
“工序跟着产品走。我们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客户进行产品设计、出具图纸,我们根据图纸制作样品,通过后才准确划分工段,进行批量生产。”柴建德介绍,“这样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也能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回炉重造’,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这种产品多样化和工序标准化的思路不只适用于宏伟玻璃,同样适用于闻喜县其他玻璃器皿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闻喜县玻璃器皿产业已集聚起独特优势。去年,闻喜县规模以上玻璃企业产值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9.5%;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14.2%,各项经济指标呈持续增长趋势。闻喜县现有玻璃器皿生产企业43家,规模以上玻璃器皿生产企业6家,从事玻璃行业的职工人数约5500人,技术人员约600人。2016年,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特别授予闻喜县“中国日用玻璃生产基地”称号。
闻喜县玻璃器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闻喜县拥有多家市、县级企业技术中心,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和多项发明专利;玻璃器皿的吹制已由单一的人工吹制逐步形成了人工吹制、机制、压制等生产技术并举的格局;高能耗的燃煤池炉已经全部淘汰,环保型电熔炉和天然气池炉成为“主角”;膨化玻璃不再是单一产品,工艺玻璃、水晶玻璃等深加工新产品不断出现,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闻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玻璃器皿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闻喜县推动日用玻璃产业集群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支持全县玻璃产业集群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助力玻璃企业向高质量转型发展升级。“我们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深入玻璃企业调查研究,支持玻璃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壮大闻喜县玻璃器皿产业;加大政银企联动扶优扶强力度,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解决玻璃器皿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企业采用国内外同行业先进装备、技术、工艺,对先进的装备、技术、工艺改造项目给予县级技术改造资金扶持。”闻喜县工科局局长杨双旭说。